供肝被小心翼翼地放入腹腔,这个时候肝脏并不是耀眼的紫色,而是微微有点发白,有点萎缩。
就像是一朵马上要凋谢的花朵一样。
开始进行血管吻合。
这种顺序是从里到外,从难到易。
5-0Prolene缝线进行连续缝合,针尖在脆弱的血管壁上穿梭。
“进针角度要垂直一点,这样血管壁内翻更好,外翻容易形成血栓。
针距保持均匀,大约1。5mm。
张力要适中,太紧会撕裂,太松会漏血。拉线时,助手配合,用镊子轻轻‘送’一下血管壁,别硬拽。
门静脉压力高,吻合要更严密。连续缝合,收线时稍微紧一点。开放前,让麻醉师准备好,可能会有短暂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一场手术做的张凡嘴都麻木了。
需要提点的地方太多了,这就是西北医疗的弊端。
有些手术做的太少了,这也是一些小国医疗的弊端。
手生!而且不光手生,因为没有大量的手术,医生根本就挑选不出来尖端医生。
就像是华国顶级医院挑医生,你一进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人家就知道你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
“准备,门静脉吻合完成,开放阻断钳。”
当鲜红的血液瞬间涌入苍白的新肝脏,肝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红润饱满起来!这是新肝获得血供的标志性时刻——再灌注。
“血压下降!7040mmHg!”麻醉师立刻报告。
“快速补液!去甲肾泵入,维持灌注压!”
“注意观察肝脏颜色和张力!有无花斑?”
肝脏均匀红润,没有花斑,说明灌注良好。血压在药物支持下也很快回升稳定。一旦出现花斑,这就麻烦了,等于说就是前面是老虎,后面是大狗熊。
最后一步,也是最精细的一步——肝动脉吻合。供受体肝动脉都很细,直径可能只有2-3mm,吻合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血栓形成,移植肝缺血坏死,手术失败。
拿起比头发丝还细的7-0缝线和显微器械。
“显微镊,显微持针器。”张凡的声音都放轻了。
“稳,这个时候一定要稳。
先缝‘脚跟’和‘脚尖’(血管两端12点和6点位置),定好位。缝合时,只夹外膜,别带内膜。针尖垂直进,垂直出,确保全层。
每针间距0。8mm左右。”
张凡嘴上说稳,但他的速度特别快,几乎一针下去,另外一针就连上了,根本就没有探查,甚至连思考都没有。
手术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心电监护的滴答声和显微器械极其轻微的碰撞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张凡在显微镜下进行着精密的“微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张凡轻轻打结,剪断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