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冯实复知道另一半暗号,不就知道谁是内线了吗?
但一说完,他马上又明白了,如果冯实复知道另一半的暗号,也不用说这么多了。
他马上又说道:“另一半暗号,估计你还不知道吧?”
“目前还不知道,我们分两步走嘛,我找机会去打探另一半暗号,你这边同时排查这六个人。”
如果找到了暗号,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可现在打探暗号,只会引起邵景荷的怀疑。
目前特务机关知道的,也就是邵景荷和清水德茂,今天清水德茂没有主动说,短期内也不好再打听。
“你说怎么排查吧?”
黄晓山对冯实复的能力越来越信服,这次甄别内线的预案,就做得特别好。一旦史友恒回到上海,不用再跟冯实复商量,直接就可以启动方案。
冯实复拿出纸和笔,问:“这六个人的情况,你都清楚吧?”
他得知道其他人的情况,如果直接看他们的档案,是违反纪律的。只有上级部门,才能看他们的档案。
但可以通过黄晓山,“了解”其他同志的情况。所以说,规矩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当然,你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就是。”
黄晓山倒没想过违纪的问题,他只想配合冯实复,尽快找到那名内线。
“我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就可以了,我不问他们的姓名和住址,一切以代号和编号来代替。”
冯实复在纸上,写下1、2、3、4、5、6,然后,分别写出他们知道的另一半暗号:花盆、毛巾、簸箕、同心圆、同心三角形、同心四方形。
冯实复只想知道他们的入党时间、目前的职业。
都是做地下工作的,他需要保密,人家也得保密。
他知道这六位同志的信息越多,以后这六人的危险,可能就越大。如果他们以后身份暴露,冯实复也会有责任。
需要甄别的六人中,编号1、2、3是三位老党员,最少的都入党两年了,最长的已经有四年党龄。
而编号为4、5、6的党龄都在两年内,其中4号才入党半年,5号入党一年,6号入党一年半。
看着他们的资料和职业,冯实复只觉得,4、5、6出问题的可能最大。但没有证据,他也不能随便怀疑自己的同志。
冯实复沉吟道:“还需要再利用史友恒演一次戏,才能迅速找到那名内线。”
这六个人,能被派出来执行任务,也是思想有问题,或者态度不积极。
黄晓山诧异地问:“史友恒不是死了么?”
一个死了的汉奸特务,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冯实复微笑着说:“你之所以知道史友恒死了,是我告诉你的。站在邵景荷和内线的角度,上海地下党目前并不知道史友恒已经死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史友恒再做一次文章,让那个内线主动跳出来。”
史友恒做鬼也没想到,他已经死了,还要被冯实复利用。
生前他没为抗战出过力,死后让他再演一回共产党。
黄晓山好奇地问:“怎么做文章呢?”
黄晓山很相信冯实复的能力,非常复杂的事情,在他的安排下,很快就能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