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对于这种同性恋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理解,但庞警官还好,他的语气中并没有带着什么轻视之情,他只是直直的盯着周应泽。
“你为了他放弃了原来的工作,离开了原来的城市,来到了这么一个小地方,可见你很爱他,我还听说你们下个月就准备去国外结婚了?对不对?”
周应泽继续点点头。
鉴于他两次点头,庞警官的问话里的猜测已经有了笃定的意思:
“根据对你们楼上楼下邻居的走访调查,就在前两周,你们俩之间似乎发生了什么争执?是不是?”
这一次几乎没等周应泽做出答复,庞警官又抛出了一个接着一个尖锐问题:
“根据调查,您的同性伴侣秦先生似乎和另一个人存在过界的关系,是因为这个,所以你才把他杀了吗?”
这个理由听上去非常成立,但周应泽了摇头:“不是,我没有杀他。”
“那按理说,恋人失踪整整一个星期了,你身为他最亲近的人,难道就不知道吗?”
“你不仅没有报警,在知道他死讯后也表现的非常镇定,就仿佛早有预料…”
“其实我也能够理解,你为他放弃那么多,临近结婚,他却背叛了你,所以你一气之下,把他杀了是不是?”
*
如此迫人的态度,一句接一句的尖锐问话,说白了,也就是为了击溃他的心理防线,让他能露出破绽罢了。
这是非常常规的手段。
包括审讯室头顶的刺眼的强光灯也是一样,也是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惯用手法之一。
这样既能方便警方观察到嫌疑人脸上的细微表情,又给予嫌疑人一定的心理压力,达到击溃心理防线的目的。
于是周应泽那会儿也适时的露出了一些疲惫,他支起两只手撑着额头:
“好吧,其实我的确早就知道了,不过我也没有比你们早多少,是上午的时候,我收到了一条消息…”
进审讯室当然是不能带手机,因此在周应泽说完他手机里有信息后,没一会儿,他的手机就被送到了审讯室。
“你看…”周应泽把短信页面翻出来递给他,“是一个陌生号码发过来,是他告诉我,秦源死了。”
说到这里时,周应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仿佛是在极力压制什么情绪一般。
“一开始我也不相信,以为是什么恶作剧短信,但后来见到你们过来以后,我就知道这是真的了…”
说到这里时,周应泽停顿了一下,顺便也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他之前表现得那么镇定,只因为有学生在…
“我如果慌了,我的学生们也会很担心我的,说不定就会对后面的课程分心,作为老师,我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
周应泽说那些话时,伴随着皱眉,上眼睑下垂,唇角微拉等等动作,这些在微表情里都是典型的代表悲伤,难过,愧疚的情绪。
对面的刑警对于这些微表情不可能不知道,他语气比刚才更缓和了一些,一边叫人把手机上的号码拿去给技术侦查部门,一边让别的小警员给他倒了一杯水。
“你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这个陌生人对你进行这样的短信骚扰一共持续了多长时间呢?”
庞警官的态度比刚才温和了一些,一副和他唠家常的模样,但一旁一直做记录的小警察手中的笔也一直没有停过。
他问周应泽,如果让他自己猜测的话,觉得发信息的人很可能是谁呢。
周应泽捧着温热的纸杯子抿了一口热水,继续摇摇头说不知道。
“你再好好想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