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格画,近处画着男孩抱膝蹲下,躲在高高的衣柜前,而在画面另一边的更远处,两只眼睛都被铁钉钉死的女孩向前伸手,正在摸索着行走,寻找男孩的藏身之处。
第四格,画着女孩拽住试图逃跑的男孩,嘴角高高翘起,笑容咧到耳根,手上还拿着榔头和沾血的铁钉,画面下方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红字:
“我抓到你了!”
鲜红的、巨大的感叹号,有种惊悚的意味。
莱娜摸了摸眼睛,后退一步,从头到脚都充满对这个景点的抗拒。
反正后面还有12个景点,她还不急着游玩,她倾向于在仔细观察过后,选择最有把握的景点。
虽然已经选择放弃眼前的景点,但莱娜没有急着退回车上,而是打算趁着空闲的时间,多多观察附近的街道小巷,尽量搜集更多情报、线索。
闲逛到景点旁的巷子里,莱娜一眼扫过墙壁上张贴的五花八门的小广告和新闻小报,在其中锁定到一张寻人启事。
被亲属焦急寻找的人,是一个十岁的女孩。
据寻人启事所述,女孩失踪于当地纪年的678年6月5日,当晚她一如往常地喝完热牛奶、与母亲晚安吻、回到卧室入睡,但到第二天清晨,留给她家人的却是一间空无一人的房间。房门和窗户都从内锁死,房间各处也没有任何陌生人入侵的痕迹,这个孩子却像阳光下飞速蒸发的露珠,消失得无影无踪。
莱娜轻轻摩挲过寻人启事的边角,发现其边缘有明显的凸起,不是单独一张纸能有的厚度。
于是,她用指甲抠挖寻人启事的边角,成功把这一层告示掀开,露出下面另一张寻人启事。
“怎么下面还有……”
莱娜喃喃道,继续沿着边缘抠挖。
接下来,一张又一张寻人启事被掀开,随着或新或旧的纸张如雪花般飘落在墙角,有些褪色的、模糊的孩子们的照片映入眼帘,朝莱娜露出天真的笑容。
双眼惊愕地睁圆,莱娜把这些寻人启事按照时间顺序排开,逐一看过这些失踪孩子的名字:
杰克,失踪于678年4月;
安娜,失踪于678年6月;
莉莉安,失踪于678年8月……
莱娜粗略数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几名儿童,陆陆续续消失在同一年。
随着时间往后移,能明显看出当地的执法人员也高度警觉,实施了一系列看护、监视的措施,但无一能够阻止这些孩子失踪的进度。
这样集中的儿童失踪案件——在678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莱娜草草记下几个孩子的名字,以及失踪的关键时间点,就回到小火车前。
在踏上小火车的瞬间,莱娜若有所感地抬起头,眯了眯眼,视线穿过一只只低低飘浮的气球,停在远处一栋鹅黄色房屋的阁楼处。
刚刚那里,似乎有一个光点闪烁而过,就像……某种镜头的反光。
好像有人正躲在暗处窥视她。
莱娜坐下,又看了一眼自己失忆前留的纸团,指尖停在某一行提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