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歪说着,坐在灯火边上,平日拿着刀的大手,拿起针线竟也有模有样。
“这都是熟皮子,软和着呢!”
李老歪一边弄着靴子,一边开口道,“北边四月雨大,咱们马上要往更北的地方去。。。。。若是赶上大雨,这靴子可万漏不得。不然脚上容易得病。。。。当年呀,好些个兄弟,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这。。。”
啪!
他突然给了自己一个嘴巴,看向李景隆,“您瞧我这张臭嘴!”
“呵呵呵!”
李景隆坐在椅子中笑笑,“无妨!哪有那么多忌讳,都扯淡呢!”
说着,顿了顿又道,“老歪!”
“您说!”李老歪抬头道。
“你身上也带朝廷命官的官身。。。。”
李景隆沉吟道,“我是说。。。你也知道蓝侯出松亭关筑城,朝廷也要在沿线设置大宁卫,我推举你出去当个指挥使。。。。”
“少爷!”
李老歪眼珠子呼的就红了,“您撵我吗?”
“这哪的话,我这不是顺口一说吗?”李景隆笑道。
“我生,李家的人。死,李家的死人!”
李老歪低下头,用力的扎着手中的牛皮,“我这名都是老爷当年给取的,我的命也是老爷给的。。。。。莫说什么指挥使,您就是让我出去当总兵,当什么都司指挥使,我都不去!”
李景隆静静的看着他,“我是觉得,你也有儿子了,不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儿子将来想想。。。。。。”
“将来我老了上不得马,正好他接班,接着伺候您呀!”
李老歪说着,低头嘎嘣一下咬断手中的线,然后把靴子倒着放在军帐的一角,“爷,咱们就带三千多人,是不是少了点?”
“燕王给的军令是要快!”
李景隆正色道,“所以我思来想去,只能带骑马的兵。。。。。”说着,他顿了顿,“粮草什么都都准备好了?”
“每人都是三十天的口粮!”
李老歪开口道,“反正一来一回也快,而且正是开春,河里有鱼林子里有鹿。。。。。”
“不行!”
李景隆突然打断他,皱眉道,“每人起码六十天的口粮,除了口粮之外金疮药也要多带。另外,火药弹丸也要多多益善!”
“是!”
李老歪不假思索,“我这就去传令!”
“嗯。。。士气如何?”李景隆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