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心中又想起一件事,历史上永乐元年,朱棣把承德这个地方奖赏给了蒙古的乌梁海部。同时把承德卫所有军户百姓南迁,使得这块地方变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隔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也留下了祸端!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朱棣这样的天之骄子,本就不能以常人度之!”
李景隆继续心中暗道,“别人能想十步,他就能想到一百步。。。。。。”
“那边盛夏的时候,就跟这边四五月时似的!”
朱棣又对老朱和朱标道,“而且那边的部族对朝廷一向恭顺!爹和大哥你们要是不放心,儿子先把那边的胡人招募了,然后再派几千兵过去,结个卫所。。。。。。”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我猜对了!”
闻言,李景隆忍不住看了朱标一眼。
收回目光之时,下意识的看向朱标。
而朱标也正在看着他,且对他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心中之意用眼神传达出两个字,不行!
“朝廷这边,正有意在那边建大宁卫。。。”
老朱沉吟片刻,“嗯,按你这么说的话。。。。。嗯。。。。。”
“爹,那不正好吗?”
朱棣笑道,“我岳父在塞外威名赫赫,他老人家去那边疗养,朝廷设置军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顺理成章!”
忽的,李景隆注意到朱标对他眨了下眼睛。
“四爷!”
李景隆出声,朱棣诧异的转头。
“有件事您。。。。。那个,臣不是驳您,臣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李景隆笑笑,“戴先生说了,老公爷的病还得继续动刀,而且起码要七天半个月的,对吧?”
“老公爷也年岁大了,这么一折腾。。。他现在什么样您也看出来了!”
“从京城到北平再到承德,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的身子能受得住吗?”
“当然您的心是好的,可是臣想。。。。。臣是怕万一折腾出好歹来,反而不美呀!”
“再说,承德毕竟太远,有什么事,一旦有事鞭长莫及!”
“二丫头这话,老成持重!”
朱标开口,对老朱道,“莫说老公爷了,就儿子如今正值壮年!腋下割了个小口子,都疼得不行,诸多禁忌呢!老国公跟着出京,还是那么远的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