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多。
新东省农业科学院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坐满了省内顶尖的土壤专家。
投影仪将盐碱地分布图投射在幕布上,大片刺目的红色标注着重度盐碱化区域。
张卫东站在投影旁,手指轻点平板电脑,画面切换为一组复杂的数据模型。
“根据量子辐照技术的模拟结果,改造后的土壤含盐量可降至0。3%以下,PH值稳定在7。2左右。”
“张书记,恕我直言。”省农科院首席专家周明德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怀疑,“这些数据只是计算机模拟,实际操作中变量太多。我们过去三十年积累的经验表明,盐碱地改良没有任何捷径。”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附和的低语。
张卫东注意到坐在角落的邹晓燕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敲。
“周教授说得对,模拟不能代替实践。”张卫东示意助手打开一个金属箱,“所以我们带来了量子辐照装置的原型机,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小规模验证。”
对于今天方案讨论会上可能出现的阻挠,张卫东早有预料和准备。
因为他清楚,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让出应该由他们得到的好处的。尽管这些好处可能是违法的。
箱子里银白色的装置不过巴掌大小,表面流转着幽蓝光芒。
见状,几位专家凑上前,有人忍不住伸手触摸。
“小心!”张卫东突然喝道,那位专家触电般缩回手。“未经校准的辐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位好奇的专家悻悻的退了回去。毕竟,作为专家,他应该懂得辐照可能带来的危害的。
“嘿嘿,我知道的,我以为是你们已经调试好了的呢。”那人尴尬的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来下。
张卫东熟练地输入一串密码,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
很不服气的周明德抱着膀子,冷笑一声:“张书记,这花里胡哨的高科技,能比得上实实在在的淡水冲洗?我们去年在滨海的试验田,就是用传统方法——”
周明德那种冷嘲热讽的语气,借着他省农科院首席专家的身份,在会议室里弥漫。
毕竟,许多时候,其他专家的项目,也需要这位首席专家的支持。
不过,周明德的尾巴一翘,张卫东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周教授,每亩投入2。8万元,耗时八个月,最终产量只有正常耕地的六成。这算是你们最好的成绩了吧?”
张卫东突然说出了一连串的数字。
张卫东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这次来新东,他可没有天真的认为,有自己的岳父背书,就没有人敢反对他了。
毕竟,利益才是最具驱动力的东西。
周明德完全没有想到,张卫东对之前他们进行盐碱地改造的情况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