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决定成立“国家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并任命周衍为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这个消息,如同在京城核心政治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要知道,这个新成立的研究中心,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学术机构,但其规格之高,权限之大,以及直接向中央最高领导层负责的特殊地位,都表明了它绝非寻常。
这几乎是一个超越了现有部委框架,专门为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挑战而设立的“超级智囊团”和“战略指挥部”。
而将如此重要的机构,交给一个年仅二十多岁,刚刚从地方调入中央不久的年轻人来主持,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议论,再次甚嚣尘上。
有人惊叹于周衍的“火箭式”晋升速度,认为他简直是天选之子,前途不可限量。
有人则对中央的这个决定表示不解,甚至有些担忧,认为周衍虽然才华出众,但毕竟年轻,缺乏在国家战略层面运筹帷幄的经验,能否堪当此重任,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有一些人,则暗中嫉妒,甚至不怀好意地等着看周衍的笑话。他们认为,这个所谓的“国家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很可能只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周衍这个常务副主任,也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最终难免会因为无法打开局面而黯然收场。
对于外界的种种议论,周衍并没有过多地去理会。
他深知,组织上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就必然有其深远的考量。而他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重托。
然而,当周衍正式到“国家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报到,并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工作团队时,他才发现,现实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个新成立的研究中心,目前确实还只是一个“空架子”。
办公地点,是临时从中央党校借用的几间旧教室,陈设简陋,条件艰苦。
人员编制,除了他这个常务副主任,以及一位由中央办公厅指派的,负责行政后勤的办公室主任外,几乎是“一穷二白”。
启动经费,虽然中央承诺会给予最大支持,但具体的预算方案还在审批之中,短期内也难以到位。
更重要的是,这个研究中心所要面对的,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和安全的最高层级、最核心、也最敏感的问题。想要拿出真正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绝非易事。
它需要最顶尖的人才,最全面的信息,以及最高效的协调机制。
而这些,对于刚刚起步的周衍和他的“草台班子”来说,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看来,组织上这次,是真的给我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啊。”周衍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略显萧瑟的初冬景象,不由得苦笑一声。
他知道,这既是考验,也是磨砺。
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个“草台班子”搭建起来,并迅速打开工作局面,那他这个常务副主任,恐怕真的就要成为京城政坛的一个“笑话”了。
但周衍,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
越是困难的局面,越能激发出他内心深处那股不屈的斗志和昂扬的锐气。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草台班子又如何?只要有雄心,有智慧,有担当,就算是草台班子,我也能让它唱出震惊世界的大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衍展现出了他超凡的组织能力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