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德森的点评,莱因克尔只能是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了,“咦,温格换人了?!”
莱因克尔正要补充呢,却看到一名阿森纳队员在热身。
“拉姆塞,会替换下谁?纳斯里吗?”
“是卡洛斯贝拉,阿森纳的进球功臣。”
“温格是打算加强中场的控球力度吧?”
“应该是这样的,阿森纳现在的四个中场,都有很强的拿球能力。”
…
没有什么太大争议的换人,人们没有过多的研究,静待着比赛的开始。
拉姆塞在和贝拉相互击掌之后,便上场了,取代贝拉在左路的位置。
比赛继续进行,人们很快就发现,温格不仅仅是为了加强中场的控制力度,更为关键的是,理由威尔士人的跑不死的耐力和斗犬的意志。
从中圈到中场,从中场到底线。
列侬都急了,眼前这个清秀的少年,被自己过了两三次,还这么痴缠着自己,怎么也甩不掉。
让自己相当的不舒服,都这么缠人,进攻还怎么打。
列侬发现,自己无法像之前那样,拥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冲刺起速。
对方跟防的能力,或者说意志绝对的出色。
而有了拉姆塞积极的跑动协防,阿森纳左路的压力,不再像之前那样大。
慢慢的,热刺在列侬这边的进攻火力,平息了下来。
老雷的一个变招失效,比赛慢慢的陷入到了阿森纳的节奏中。
也正如人们一开始所想的,拉姆塞的上场,确实起到了控制球权的作用。
四个中场,都有能带能拿的能力,大大的增加的出球点,而他们之间传切,更是让阿森纳的进攻流畅度进一步提升。
而前面埋藏着一个反击的利器沃尔科特,还有一个灵活杀手范佩西。
整个阿森纳进攻体系,在地面的完整度达到最优。
比赛进入到阿森纳的时间。
第七十一分钟,克里希-拉姆塞-项昊-范佩西,在左路连续配合,最后由拉姆塞拿球进入到禁区,完成一记低射,只可惜滑门而过。
第七十三分钟,阿森纳卷土重来,这次轮到右边了,项昊和纳斯里二过一的配合,项昊拿球突入禁区分,球给肋部抹进来的沃尔科特。
只可惜小老虎没有贝拉那么幸运,打门的时候,被伍德盖特封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