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尧是郝欣怡的公公,又是李佩霞的姐夫,而黄显尧是黑川省的省-委书记。
这种特殊的关系其实只有蒋大明知道,但蒋大明也知道,作为黑川省的省-委书记,黄显尧是不会干涉这些具体工作的。
这样就给周凯天以及其他人一个自我发挥的余地。何况建设工业园区本身就是发展一方的经济,这一点是谁也不容置疑的。
看到大家都坐了下来,蒋大明首先说:“我们经过几天的考察,已经了解了绥阳县的工业结构,它的产能、它的生产规模、它的生产条件,以及对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振兴老工业基地、以工业立省、重振工业辉煌的战略思想,绥阳县提出的建设工业园,就是本着这一原则。”
蒋大明说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下坐在他左侧的郝欣怡。他看到郝欣怡的神情坦然,没有任何一点不愉快的痕迹。
他的心里略微感到一阵平和,继续说:“我们到这里之前,就听说,对于是否建设工业园区有着不一致的观点。当然,对于这么一个重大的选项,如果全部的人都是一个意见,那反而不正常了。
省里这次派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要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绥阳县的工业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规模。是不是真的应该建设这个工业园区?
因为就在我们省的范围内,平均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所谓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都处在停滞的状态。”
蒋大明说到这里,加重了口气说:“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我们考察组每个人的肩上都沉甸甸的,肩负着绥阳县经济发展的重任。
并不是我们在经济发展当中冲锋在前,而是我们要拿出一个观点,向省里汇报。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不负责任,那我们就是辜负了省里对我们的信任,也辜负了我们身上所担当的责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察了全县将近50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也真正感觉到绥阳县过去还真是工业强县,有很多历史留下来的工厂,也有很多新建的工厂;有很多规模可圈可点的工厂,
当然也有苦苦挣扎的工厂。但是,正是这些工厂,构成了我们‘工业立省、振兴经济’的根基。”
蒋大明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黄书记和费省长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反复强调,我们省的经济形势,在全国的范围内,越来越萎缩,排名越来越靠后。他们这些省领导脸上无光啊,而我们这些奋战在经济发展前列的各级党政领导,就要担起振兴工业、恢复工业强省的战略使命。
所以这次,通过我们的考察,我们会拿出一个积极的、乐观的、可行的建议。那就是,为了绥阳县的经济发展,也给其他一些县市做个表率——整合资源,建立工业园区,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合力,攥紧拳头。把绥阳县的工业发展搞上去!
我们省不是一个资源型的省,而是一个制造业曾经无比强大的工业大省,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几十年来,我们工业落后了。说穿了,就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形势,让大好的形势从我们手边溜走了。
这次省里提出重新振兴工业,上上下下已经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干劲,而绥阳县也要跟上这波潮流!我就说这么多吧。”
这时,李佩霞又做了简短的发言。她当然是支持蒋大明的这个观点的,但她说话的力度没有蒋大明这么高调。她只是表达考察组的意思,并不抱有个人的观点。
最后,该绥阳县的领导表态了。郝欣怡说:“大家都知道,我来到绥阳县到目前为止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虽然我也到了一些工厂和一些乡镇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但还是有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绥阳县的经济以及过去的情况不那么了解。
但是,通过这次省考察组对我们县的工业情况,几十家工厂做了比较全面的、比较客观的考察,这同时对我也是一个了解情况的大好机会。我也才真正感觉到我们县当初的工业是多么的发达。”
郝欣怡的话锋一转,说:“建立工业园区,我曾经也是表示质疑的。正像蒋秘书长所说,就拿我们省来说,如今百分之七八十的所谓的工业园和科技园目前都处在闲置状态,杂草丛生,荒凉无比。
我们现在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资金、资源、场地浪费的现象。我过去没有搞过工业,甚至没有担任过地方的主要领导。
当我听到这种数字的时候,就感到一阵阵的惊讶、震撼,甚至是悲伤。我们的经济本来就不强大,又浪费了很多的资源和资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对这个建议是排斥的。
可是,通过考察组的全面考察,给我们县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定了性,拿出了发展的基调,我才觉得我们就是应该支持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我现在全力赞赏考察组拿出的建议,这就是我的态度。
同时,在我们县也要搞一个家居工业园,或者是家居创业园。各位也都知道,我们省的森林资源是全国最丰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白白地把一些木材资源送给其他的省,让其他的省份进行精加工,卖出高额的价钱。这是我们的战略失误。
所以,趁着省考察组的东风,我们一手建设工业园区,一手打造家居创业园,我相信我们县的经济很快就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