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煤都看了眼李佩霞,说:"行吧,尽量按标准来,吃个工作餐就行,也能节省点时间。"
唐希贵接着说:"李主任、各位领导都看到了,我们锻造厂急需搬迁新场地。现在这地方实在太逼仄,几个炼钢炉紧挨着,一旦出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李佩霞问:“这么说,你们急着搬离这里、进入未来的工业园区?算过整个工厂搬迁需要多少资金吗?自有资金有多少?需要县里或上级拨付多少?”
唐希贵答道:“我们算了一下,自有资金能凑1000万,至少需要上级拨付2000万。即便这些钱,也只是勉强够用。但我厂要建成现代化企业、扩大生产、多完成税收,搬迁是必经之路。”
李佩霞听罢,直接说:“唐老板,午饭我们就不在这儿吃了。考察组任务很重,回去还要开个小会,对上午参观的三家工厂做全面分析评估。”
富煤都一愣。
李佩霞显然临时改变了主意,而这变化源于她对唐希贵“狮子大开口”的做法心生反感。
作为县一级建成工业园区的资金,多半都是以体土地换资金的代价,但这些企业显然不是这么算账的,他们完全赖在政府机构,甚至是银行,这就是政府极度的欠债所造成的原因。
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一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她在这个方面,跟周凯天和蒋大明有着不一致的看法。
周凯天和蒋大明这些并不是了解具体情况的领导,往往都是好大喜功。而在整个考察组,也只有李佩霞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工业园区上马需谨慎,谨防过去的老路重演。唐希贵明显一愣,见李佩霞态度坚决,立刻看向富煤都和唐大明。唐大明尴尬地站在一旁不吭声,富煤都只得与李佩霞保持一致,对唐希贵说:“唐老板,实在不好意思,回去确实要开个分析会,得把今天听到的、看到的做个考察评价,那就这样吧。”
几人纷纷上车,唐小慧却快步追上来,不顾旁人目光,一把抓住富煤都:“煤都哥,你不是说中午留这儿吗?”
富煤都拨开她的手:“计划赶不上变化,这顿饭就不吃了。”说罢上车,发现李佩霞正坐在自己车内。李佩霞问:“煤都,知道我为啥突然不想在这儿吃饭吗?”
富煤都笑:“您不是说要回去开会?”
李佩霞瞥他一眼:“少来!我看唐家那姑娘缠着你,你也不喜欢她。这饭吃着没意思。唐家锻造厂摆明了想套上级资金,产能根本没那么大。几座高炉说是给龙江汽车厂锻零部件,实则零敲碎打。他们进工业园怕是就为跑马占地。”
富煤都正色道:“李主任,我完全赞同您的看法。郝书记也不赞成建工业园,但贾市长、郑县长,还有周省长似乎都有建设意向。您若和他们意见冲突,后果会怎样?”
被富煤都这么一问,李佩霞显然吃了一惊。她眨巴眨巴眼睛,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她转念一想,淡淡一笑说:“你们一个县里的小小工业园,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这里的情况实在不简单呐。
如果大家都积极建设这个工业园区,我即使反对,恐怕也没有充分的理由。煤都,你说我该怎么办?”
被李佩霞这么一问,富煤都也觉得事情难办。
如果大多数人都同意建设工业园区,只有李佩霞一个人反对,显然她不会过分坚持己见。
富煤都说:“李主任,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随分逐流。但别太为难自己。”
李佩霞笑着说:“嚯,你还能这么为我考虑问题?行,你这位老弟还真是个仗义的人。”
富煤都认真地说:“李主任,首先我觉得你是个好领导。面对这些工厂明显的造假行为,你不跟他们同流合污,基本坚持了自己的主见,这一点我当然佩服。”
李佩霞忽然握住富煤都的肩膀,在他耳边轻轻咬了一下,说:“煤都,这次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你。也许别的方面我帮不上你什么,但别着急,时间还长着呢。”
富煤都把手放在李佩霞的腿上,说:“李姐,这次认识你我也非常高兴。在这些人当中,我也就觉得你是个让人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