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奏章就夹在第三位。
前两本奏章没有引起靖平帝在意,打开第三本一看,靖平帝脸色登时变得铁青,把奏章狠狠往龙案上一摔。
“岂有此理,竟说朕为了讨好西姜暗杀秋蘅!她一个小丫头值得朕费这个心思?”
大过年的,靖平帝气得不轻:“狄昇呢?让他立刻滚过来!”
没多久,狄昇就急匆匆赶来。
“臣皇城使狄昇见过陛下。”
“皇城使?你是谁的皇城使啊?”靖平帝把奏章掷到狄昇脸上,“这么荒唐的流言传了好些天,你竟敢瞒着朕!”
狄昇忙请罪:“正赶上过年,陛下事务繁多,微臣怕陛下为此影响了心情——”
“朕心情如何,需要你权衡?”靖平帝听了更生气了,“看来皇城使这个位子委屈了你啊。”
狄昇浑身一震,脸上血色全无:“微臣一片忠君之心,恳请陛下恕罪。”
靖平帝冷哼一声,当即免了狄昇差遣,任由侍卫把人拖出去,对薛全道:“这皇城司还是交给你,朕才放心。”
薛全忙谢恩。
“让皇城司增加人手,把暗杀秋蘅的歹人给朕找出来。”靖平帝想着那流言就来火,“还有,永清伯还在大理寺狱?”
得到薛全肯定的回答,靖平帝嘴角微抽:“那流言还把永清伯蹲大牢当作朕对秋蘅存着杀心的依据,朕那是忘了!”
东南民乱,西姜进犯,北齐骚扰,里里外外的事让人焦头烂额,太学生们还聚集请命,谁还记得一个无足轻重的永清伯。
薛全劝道:“陛下息怒。百姓大多无知,容易盲从盲信。”
靖平帝只觉晦气:“传朕口谕,赶紧把永清伯放了。”
大理寺狱中的永清伯,正满心丧气盯着摆在面前的饭菜。
那日他眼睁睁瞧着薛寒被带走,再没回来。他以为那小子被带走砍了脑袋,小心翼翼向狱卒打探,结果不是被问罪,而是被放了出去。
再问他孙女,也被放了出去。
这不对啊,他是因为孙女被打入大牢的,为什么孙女出去了,他还在大牢里?
满肚子疑惑得不到解答,就过年了。
他在大牢里过的年!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呜呜呜,都初四了啊,到底什么时候把他放出去,今上该不会把他给忘了吧?
脚步声传来,永清伯抬眼看了看。
狱吏把牢门打开,语气不怎么客气:“伯爷可以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