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部落找到了一个被猛兽遗留下来的山洞,点燃了文明的第一簇篝火。
篝火的温度烤熟了食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息。
在火焰之中,一条信息如同“神谕”一般浮现出来。
“空处不空”。
这条信息并不依托任何语言、任何文字、或者是任何“画面”来传递。
它只是一个概念,深入到了篝火旁的每一个人的脑中。
如同受到神谕,围坐在篝火旁的古人呆愣着相互对视,互相使用手势和简单的语言沟通着他们刚刚经历的神迹。
直到天色大亮,他们才确认自己“看到”的东西。
当太阳升起时,当新的猎物被捕获时,这个山洞的墙壁上,也出现了一副用兽血和岩石绘制而成的壁画。
那是一个圆环。
圆环的中间是更小的圆环,一圈一圈,几乎将整个圆填满
部落时代在冰雪消退后开始。
茅草为顶、岩石为墙的小屋外,满脸稚气的孩童正在聆听着头上插满羽毛、皮肤上布满纹身的萨满祭司的教诲。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带来声音和气味;夜空看似虚空,却满布星辰和变化;部落的火光无法照耀之处,神灵的影子填满着每一处虚无。”
孩子好奇地看着萨满手中被炭火炙烤出来的烟雾,当那些烟雾被他吸入鼻中之后,辛辣刺鼻的气味同时带来的,还有梦境一般的眩晕和迷离。
幻觉之中,他仿佛看到了一切。
风中有声、影中有形、静中有动。
空心木管吹奏乐声,部落的众人顶礼膜拜、狂热地舞蹈。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空的妙用。
冥想之中,孩子进入了“空”,他看到了祖先的灵魂。
他用梦呓一般的语言描述着死后的世界,而这个部落也渐渐开始相信,死亡并非终点。
所有消散都有下一层次的存在,灵魂的概念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次闪光。
但,这样的闪光,似乎又与林序熟悉的“闪光”,有着巨大的区别。
人类不再畏惧不可见之物,而是主动探索。
哲学、科学的雏形悄然诞生,在他所熟悉的“公元历”还未出现时,这个世界的人类,便已经学会了使用熔炉。
铁器出现,人类的进步被按下了加速键。
从最初的乐器、空心容器,到风筝、冶炼炉、洞穴回声,都因“空”的奥义而得到创新加速。
人类对“看不见”的空气、气流、火焰、气味、甚至情绪,都有意识的观察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