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忍住气,道:“别的不说,便说这谕旨怎么写?公主的沧海遗珠?到时候内阁封还回来,难看的不还是陛下。”
正经的圣旨要经过司礼监和内阁。
如今司礼监经过清洗,都是皇帝的人了。这一道旨过去没问题,可要过内阁的确难了。
皇帝的表情松动了。
因不值得为林嘉跟内阁去掰扯。他跟内阁要争的东西还多着呢,精力不能花在这种小事上。
小孩子可怜,赐她些财帛田宅,给她个立身之本吧。
皇帝都已经退一步这样想了,倘若此时皇后学会闭嘴,林嘉的事就如她所愿地黄掉了。
偏皇后内心里告诫着自己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可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她非得道:“淑宁不守妇道,做出这等无耻之事来,当年我小舅舅气得要杀人,娘娘也气得差点病倒。如今她的女儿倒要来沾皇家的光,岂有此理。”
当年的事皇后是知道的。
淑宁死的时候,她才刚册了皇后没多久。太后把淑宁做的丑事告诉了她。她本来也是宣平侯府的外甥女,被戴绿帽子的恰是她外祖父母老来得子的小幺舅。
她这番话勾起了皇帝淡去已久的回忆。
当时的确太后是勃然大怒的。当然其中很多是因朝堂之争而生出的迁怒,但她的确是很怒。
那时候皇帝是战战兢兢的,甚至不能好好欣赏那怒气。
现在皇帝被勾起了回忆。
淑宁公主以前也关照过他,有那么一点点香火情。但其实比不上她羞辱了宣平侯府更让皇帝喜欢。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嘴角泛起了淡淡的讥讽的笑。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作反弹。什么人、什么事,若是长期以来被压得太厉害了,如果没有被压折、压死,他就很有可能会反弹。
给不太见得光的外甥女封诰这个事,一想到要跟内阁争,皇帝本来都已经想放弃了。
此二者压了皇帝多少年了,现在一个死了,一个夹着尾巴低调起来,还敢提?
那殿里除了皇帝,还有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
“兴王兄,就是她。”
皇帝说,“嘉娘,近前来,见过你兴王舅舅。”
兴王道:“好孩子,免礼,免礼。”
兴王打量她,对皇帝说:“这看着挺好的。”
皇帝也想起来问:“嘉娘,可读过书?”
林嘉道:“在凌府的时候,与凌家姑娘一同上过家学。”
皇帝细问了两句,确认了林嘉基本上完整地接受了一个士族闺秀该接受的教育。
兴王道:“挺好挺好。”
皇帝道:“嘉娘,跟你兴王舅舅去,听舅舅的安排,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是皇帝的命令,林嘉虽心存疑惑,依然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