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想了想,在马车未回显阳苑时,先将它给叫停了,转道去了蔡邕的府上,重新提起了想让蔡昭姬和其丈夫来洛阳的事情。眼看着蔡邕将邀请的信函写好,他一把挽起了这位经学大儒,到一旁的偏厅喝酒谈天去了。
却向同行的李儒使了个眼色,让他做些事情。
蔡邕直到将董
(buduxs)?()卓送走,都未能发觉,自己刚写完也封好的信,居然被人给掉包了其中的内容。
可就在当晚,荀爽的房门忽然被人拍响了。
他打开门来,就见侍从搀扶着一人跌跌撞撞地走了进来,脚下的鞋子都跑丢了一只。
荀爽惊道:“你怎成了这般模样?(buduxs)?()”
“……№(不读小%说)№[(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他坐下来后,肩膀又哆嗦了一下,从袖中摸出了一封书信,“今日董卓来我府上,再提了小女入京为他孙女做伴读的事情。我口头答应了他,也写了一封信,但慈明之前提醒我,不可让小辈贸然来洛阳,此事我记得。所以入夜后我又把那信找了出来,准备改动几句话,让昭姬想个理由,在回信中回绝掉。说什么丈夫病得快死了,没法驱车挪动也行。哪知道,我打开书信,见到的根本就不是我写的那封。”
“你……你看看这信上写的是什么!”
蔡邕真是被惊得不轻,怎么都没想到,在看似已经渐渐平静下来的洛阳内外,还有这样的事情,更没想到,这件事会被牵扯到他身上。
荀爽连忙展开了信,只见这确然不是蔡邕写给女儿的信,而是一封,董卓与河东卫氏的对话。更加离奇的是,这信上写着,卫氏若要保全,就务必提他办成一件事,否则他还有一路凉州兵马可抵河东,让他们好看。
而这件让董卓不惜威胁加上后面的利诱,邀请卫觊直接在办成此事后升任九卿的事情,居然是……
替他确认,黑山军中,是否有废帝刘辩!
“弘农王不在京中?”荀爽愕然失声。
蔡邕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日董卓提起过,他去见过弘农王,因近来流言甚多,先将他给禁足了。”
他求救一般地看着荀爽:“慈明,你告诉我,现在这情况,我该怎么办?这么大的事情摆在眼前,我这封信还送不送?”
一旦送到了卫家,昭姬一定会被牵扯下水的!
“董卓这事办得,当真不厚道!”
荀爽:“……”
现在是计较董卓这偷换信件办得厚不厚道的时候吗?重要的是,真正的弘农王流落在外,洛阳却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皇帝,他们这些人到底要听谁的话!
荀爽踱步了两圈,忽然停在了蔡邕的面前:“这样!这封信,你送出去。”
信不能不送,不然岂不是要让董卓发觉出异样来。
不能让董卓知道,蔡邕已经知道了信被掉包,还将此事告知了其他人。
这其中涉及了太多的问题,不能打草惊蛇。
“那——”
“除了送信的仆从外,我再让人随你一起往河东一行,去确认信中真伪!”
正好,他们荀氏子弟虽然有大半在他的授意下,跟着辞官的荀彧往冀州去了,总算还有几位能人留在洛阳,有一位就能走这一趟。他看来木讷,实则藏巧于拙,乃是有大智之人!
荀爽做出了决定,又忍不住嘀咕:“真是奇怪,也不知道弘农王是何时逃离的……”
他也更不会知道,董卓是如何识别出弘农王真
(buduxs)?()伪的,而那两枚玉佩的相似,其实刘秉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