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看到这封信被烧成灰烬后,他才缓缓朝门外走去。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长安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甚至都鲜少谈起那日太子与皇帝,还有魏王的争执。
而朝廷,也在按部就班的运行。
特别是临时内阁的启用,让本就为准备出征高句丽而分身乏术的李世民,一下子解脱出来,使得他不亦乐乎。
至于李承乾,同样在为出征漠北做准备。
直到时间来到贞观四年八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都准备好了出征的所有事宜。
于是,在八月的中旬,君临天下五年的李世民,第一次穿上了戎装。
而跟他同样穿上戎装的,还有李承乾。
作为当今皇帝和当今太子,父子俩同时出征,可谓开古今之先河。
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任何人会觉得,皇帝和太子不在都城,国家会产生混乱。
因为此时的唐人,早就在李承乾那声‘君王死社稷,太子守国门’中升华了。
他们对大唐这个王朝,有着无比的热爱与认同感。
他们都是华夏民族,他们都是有国之尊严的汉人。
哒哒哒,马蹄声落在街道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嚓嚓嚓,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脚步铿锵如同战鼓。
李承乾胯下一批纯白色,没有任何杂毛,且温驯的战马,缓缓走出太子府。
他身后,无数锦衣卫浩浩荡荡的排成长龙。
而在他的身前,他出太子府的那一刻,又有无数铁浮屠,黑甲卫在前面替他开路。
街道两旁,那些百姓,摊贩,以及行走的各国商人,全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哪怕大唐的风气已经很开化了,但这种时候,没有一个人敢造次。
“咱们承乾,越来越有王者之气了!”
站在皇城上的长孙皇后,看着骑在白马上的少年,一脸欣慰地笑道。
一旁的李世民则不满地皱了皱眉,冷哼道:“这逆子比朕还会摆谱!”
说完,便对身边的云端道:“传令,击鼓,聚将!”
“是!”
云端应了一声,当即就转身冲下了城楼。
紧接着,一阵天地间最肃杀的战鼓声,骤然响起。
战鼓澎湃,如同怒潮一般,一浪高过一浪,使得所有听到这战鼓声的人,都被其震撼得无以复加。
包括即将踏上朱雀大街的李承乾一行人。
“这是。”
李承乾下意识回望皇城方向,尽管他看不到皇城上面的人,但他却能感受得到,有人在上面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