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被李承乾这些问题问得目瞪口呆,六神无主。
很明显,他根本没有去深究金宰泉提出的这些条件,只是觉得,高句丽主动求和,对大唐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而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
却听他继续声色俱厉地道:“你也不用脑子想想,高句丽先对我大唐发动突袭,然后又派人主动求和,这难道不是在试探我大唐的底线吗?如果我大唐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放弃对他们的报复,他们会怎么做?”
“我告诉你,他们会得寸进尺!”
“而十年时间,刚好够他们吞并新罗,甚至百济,等他们完全吸收新罗,百济的国力,他们就可以再次与我大唐为敌。”
“等到那时候,你再用脑子想想,这是何等强大的高句丽?恐怕不弱于当年的东突厥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目光冷冽地看向李泰,又厉声呵斥道:“越王因一时的妇人之仁,而使国家和百姓遭受灭顶之灾,也敢说为国为民?!”
哗!
全场哗然!
混乱,无比的混乱,仿佛快要控制不住局面了。
有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疯狂谩骂。
有人则犹如醍醐灌顶,念头通达。
“这,这怎么可能”
李泰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承乾,忽地感觉自己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而金宰泉等高句丽使者,也是脸色煞白,浑身战栗。
他们似乎都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敏锐地看出他们的意图。
但他们显然不会承认这个事实。
却听金宰泉连忙辩解道:“太子殿下误会了,我高句丽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我们根本无力与大唐为敌,我们征伐新罗,也只是想收复失地,绝无吞并新罗的意图。”
“至于百济,就更不可能了,那可是我们的盟友!我们绝不会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来!”
“所以,我们才愿意提出那些条件,来换取两国的和平!”
“哦?是吗?”
李承乾微微一笑:“那孤倒要问问你,如果大唐不接受你们的条件呢?你们会怎么做?”
“这个。”
金宰泉再次语塞。
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张文瓘突然开口:“太子殿下,臣认为,你的推断只是有这个可能。但为了这个可能,就发动一场战争,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如果能够通过和谈来避免战争,那么,这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至于你担心的可能,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避免。”
“文瓘此言差矣!”
还没等张文瓘把话说完,李承乾就摇头打断了他:“战争的确是一场灾难,但有时候,战争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高句丽真的有心求和,那么,他们就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试探我大唐的底线。”
“这个。”
张文瓘迟疑了一下,然后再次开口道:“不知太子殿下想要高句丽拿出怎样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