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离开议事的偏殿,台崇与种辑走在一起,低声表达自己的忧虑:“大司马所表刘勋、刘偕一事至今无所成,刘氏兄弟又举义追随刘玄德进讨淮南。若其不满,反投袁术,此祸追究下来,门下省诸公俱是难逃。”
种辑闻言也是无奈,孙策这边的任命被卡住,刘勋、刘偕也被卡,他有什么办法?
他也想平静执政,稳定发展三省制度。
三省制度设计用意很是精妙,天子夺权也很是方便。
只有门下省、尚书省是无法走完公文程序的,天子掌控的中书省稍稍卡一下,赵基、吕布就无法发布什么朝廷的诏命。
正是中书省这里配合着,所以内外政令通畅,大有中兴之望。
不管赵基还是吕布,强夺中书省控制权,那就坐实了权臣之名。
天子、公卿最后的期望被打碎,自然会采用最后的暴力手段。
三省制度又是赵基推出的,所以赵基不可能主动破坏三省的均衡与默契。
难的是吕布,再过三年天子年满二十,忍了这么久,到时候肯定要亲政。
首当其冲的就是吕布,吕布敢不敢信任天子,将手中这份执政权力交割给天子?
台崇、种辑忧心之际,赵基的信使开始向雍丘城内的宋宪传令。
命令宋宪天明时分撤回圉县。
宋宪就仿佛是风箱里老鼠,拿着赵基的大司马令来回踱步,这就是给他最后的通牒。
不撤,赵基会将他当叛军来打。
撤回去,运气好的话,吕布再给他传令,让他北上重新进驻雍丘。
运气不好,吕布真会砍了他。
犹豫再三,宋宪对传令的使者说:“末将自然遵循大司马令,明日四更时分,就拔营向南!”
“善。”
使者略感意外:“还请将军出示手书,以做字据。”
宋宪咬牙:“好!”
心中也打定主意,风向不对就带着部曲逃亡,去投奔张杨,让张杨来向吕布求情。
躲过这一劫,后面肯定还有他用武之地。
吕布这里缺乏可靠的带兵将领,宋宪即便算不得一流,但节制七八千规模的部队还是可以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