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场变革,朝廷可是下了血本,掏空了家底。
“包卿,蒸汽机尚需多时日方能打造出来?”赵祯迫不及待地问道。
“作坊已经竣工,接下来便是打造零部件,纺织机相对简单,三个月内应该能完成,耕地机、火车和轮船,至少需要半年,还请陛下耐心等待。”
“万事开头难,急不得!”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往后便会越发简单。”
赵祯点点头,他当然明白万事开头难:“国库消耗巨大,朕能不着急吗?”
为了这次革命,国库每年要花三四百万两白银。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以往朝廷一个季度的财政税收。
在大宋并没有高产农作物之前,大宋每年的财政税收,丰收之年的话也就一千万两白银。
便是给辽国的岁币也只有三十万两。
三十万两便让辽国放弃了对大宋的入侵,两国维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
而如今的财政税收,高达三亿两。
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光是一天的消耗就有几百万两,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都够了,赵祯能不心疼吗?
“陛下,钱的事情,臣会想办法。”
“京城的富商和地主已纷纷投资入股,可将目光放在地方的富农、地主和商人身上。”
“臣相信,他们愿意入股的。”
“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天赐良机!”
看包拯成竹在胸,赵祯没再多言,满脸迫切地道:“包卿,那一切就都看你的了,朕拭目以待。”
……
次日。
作坊正式投入生产。
包拯工作之余,隔三差五都会亲临现场瞟一眼,亲自指导工作。
三个月后。
第一批蒸汽纺织机的零部件打造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