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知道他们担忧什么,随之解释道:“蒸汽纺织机一旦投入生产,效率将会是手工纺织机的十倍百倍。”
“届时,人工纺织机将会被淘汰,靠纺织为生的家庭可能面临丢失生计。”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蒸汽纺纱机靠的是蒸汽动力,但依然需要人力来辅助。”
“解释,各位父老乡亲可到纺纱作坊来做工,官府会给大伙不等于原有收入的工钱。”
“至于具体工钱多少,本府还需要仔细盘算,但绝不会让百姓挨饿受冻,生活只会比以前更好。”
作为穿越者,包拯自然提前就想好了给平民百姓谋出路。
倘若工业革命不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好,反而造成更大的压迫,那还革命个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的革命,他宁愿不要。
但作为过来人,工业革命的好处,包拯是切身享受到了。
虽然百姓依然过得艰难,但生产力提高之后,百姓吃饭穿衣将不再是问题。
总体而言,工业革命利大于弊。
听完包拯的话,民工如释重负一般,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定下来。
“青天大老爷的话,咱们信。”
“有青天大老爷这句话,咱们小老百姓就放心了。”
民工一个个脸上露出笑容。
这个世上,能让他们绝对信任的,也就只有包拯这个青天大老爷了。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公孙府尹,王大人,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作坊的规模需严格按照图纸来施工,不得出现一点纰漏,更不得偷工减料,一旦让本府知道有谁敢在工程上动手脚,严惩不贷。”
公孙策道:“大人放心,学生一定办好!”
包拯嗯的一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回中书省,将三司使和工部侍郎叫来。
“李尚书,石炭的开采工作做得如何?”
“回大人,下官按照大人的指示,已经开始采集运输。不过官道崎岖,马车的运输量有限,按照目前的进度,每天最多能运输二十吨石炭,够用吗?”
“这不过是暂时的,等蒸汽火车打造出来,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是!”工部侍郎李斌心里还是悬着的,要是造不出那样的车辆,一切都要前功尽弃了。
包拯没理会他,问三司使王安石道:“王大人,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王安石道:“回相爷,尚有一亿八千万两!然工程浩大,每天开支几百万两,按照这个开销进度,国库只怕是难以为继。”
“唔!”包拯点点头,“看来只能拉地主和富商入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