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细雨绵绵下,天阴沉之际,湿热之气环绕世间,本就使人觉得憋闷,而自冀州传来的消息,更叫平城内外分外压抑。
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此间平静。
细雨之下,一支骑队快速驰骋,朝平城核心赶去。
位于骑队中的刘备,脸上带有疲惫。
局势变化的太快了,以至对接下来的战局,刘备是没有做好准备的,可处在此等大势下,刘备又如何能躲避呢?
安北将军府。
当刘备率队赶至平城核心,他的注意没有在戒备森严的守卫上,而是落在了那块牌匾之上。
刘备内心深处生出惋惜,甚至隐隐有几分悔意。
当初曹操领军围攻邺城,袁绍几乎是必死之局了,为此刘备向袁谭提出,以征北将军趁乱控辖雁门、定襄、云中、代、上谷几郡,继而在乱象必至下谋取根基,到时再谋后续增扩之势。
当然在这谋划下,藏着刘备的心思。
既与袁谭捆绑在一起,那便借袁谭之名积蓄力量。
可谋划的再好,都不抵现实的残酷。
邺城是叫曹军攻破,冀州是彻底乱套了。
但是袁绍却没有死。
哪怕袁绍麾下损失惨重,可不知是何缘由,自邺城逃出的袁绍,几度陷入到昏死之境,可就是没死。
这一路在袁尚等人护佑下,先逃至邯郸,这使被杀散的大军,有不少一路北窜至赵国境内。
这前后所生之事众多,特别是冀州已然乱成一锅粥了,对于这些,刘备不想多想什么了。
因为某些缘故吧,袁谭没有领军南下驰援,这使得袁谭被袁绍痛斥,在旁追随的袁尚及追随者趁势散布,这导致袁谭名望遭到了严重打击。
这在刘备看来是很致命的。
但局势的演变却不会等着。
最终受袁谭节制的仅定襄、雁门、代郡三地,是以安北将军节制的,这一消息传到袁谭麾下时,刘备就知一点,在袁绍的心底,彻底放弃这个长子了。
因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尚被袁绍上表为征南将军,从名义上来讲,整个冀州皆在袁尚节制下,当然实际节制的有赵国、中山国、常山国、巨鹿郡四地,以此与曹军形成对峙之势。
袁绍在做完这些后,便率部进抵范阳一带,这使冀并幽三州之地,自此进入到全新阶段了。
一个动荡不休的阶段。
尽管对袁绍上表袁谭为安北将军,袁尚为征南将军,许都方面是不认的,但认与不认吧,袁绍都这样做了。
毕竟大将军印在袁绍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