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眼下庞羲、赵韪这边都松口了,自建平郡西进益州的通道,基本上是形成定局了。”在曹昂的注视下,贾诩神情自若道。
“庞乐、龚谌在其中所起作用很大,当然这离不开士元、孝直他们的谋划,这股风在诩的有意推动下,已经刺激到张卫、蹇胤二人,这段时日,私下与成都、南郑的书信往来多了不少。”
“诩觉得要不了多久,南郑这边会最先扛不住,到时向征东将军府做些什么,只要这边动了,那么成都这边就快了。”
“诩的预测,最迟一个月,征东将军府在益州的商贸攻略,还有一些别的,就可以推动起来了。”
“此事不可大意。”
曹昂双眼微眯,对贾诩说道:“针对益州的攻略,我军要达成,但与此同时,在益州方面的财源,也必须要开辟好。”
“眼下收支差额不算明显,挪用一些钱粮还能兜住,但要是时间长了,后续发生的事增多,这个压力就大了。”
“公子提醒的是。”
贾诩微微低首道:“诩会注意这些的。”
曹昂心中有个知觉,他觉得在北的仗,近期就有可能发起了,对袁绍,他或许了解的少,但对曹操,他可太了解了。
那是一旦有机会,就敢进行豪赌的主。
关键是输了,还不会气馁的那种。
真要是像袁绍那样,在原有时间线上,携倾覆汝南袁氏,北征乌丸大胜之威南下,前期控制住荆北之地,还收编了大量军队,这使其威遍传南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赤壁一战最终败北而归,这折损的不止是麾下精锐,还有控制住的荆北多地,但凡是换任何一人来,都不一定能承受这等损失。
可偏偏曹操承受住了。
这事儿可不简单啊。
“子扬,孔明他们都动起来了。”
想到这里,曹昂继续道:“有些政策的推动,是需要治下的流通的,只有流通起来,政策才能真正发威。”
“学生知晓老师的压力很大,但是在这些事上,老师要格外注意才行,真要有什么状况的话,要及时跟学生讲,到时我等再商榷。”
“喏!”
贾诩作揖拜道。
曹昂承受的压力不小,贾诩也是一样。
要是按着贾诩明哲保身的脾性,他是绝不会接受这么多任务的,别的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昂特设的亲军校尉部,麾下规模是不断增扩,这看似是权力,实际上却也是烫手山芋啊。
不是谁都愿意要这权力的。
在贾诩的心中早就想好了,等到江东之战结束了,他就把一部分权力交出去,即便曹昂不同意,他也会设法叫一些人加入亲军校尉部的,这样才能减轻自己压力的同时,还能使自己不那么突兀。
毕竟等曹昂回许都,亲军校尉部就显得太显眼了,甚至按贾诩所想,曹昂肯定要设法解决此事,有些权力可以抓,但有些却是不能抓了,毕竟在地方,跟在中枢,那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