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孙策在丹阳郡、吴郡交汇之地,推行兴屯诸事见到一些成效,这是在提升富春孙氏的战争潜力的。
所以对曹昂而言,他要想方设法的从别处去削弱才行。
针对于江东这一战,曹昂的态度很明确,要么就别打,要么就一鼓作气的拿下,别拖拖拉拉的,折腾了数载也没见成效。
这就对他而言不利了。
真要是打上数年,才把江东给拿下来,那他就不能携大胜之威返回权力核心了,因为他想要的成效没有达成。
关键是这个时间还不能拖。
只要在北的汝南袁氏被倾覆掉,那曹昂就必须踏上归许的征程,毕竟从那时起,曹氏要面对的,可比眼下要复杂太多了。
眼下还是有一定的区域性。
可那时就是整个天下了。
有很多事,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的。
特别是针对于社稷的政策,如果没有放眼于天下的魄力,即便是推行起来,见到对应成效,可带来的益处却是有限的。
“公子,此事交于诩来办吧。”
在此等态势下,贾诩上前作揖,“孔明所领军工,近来变动不小,其中有一些储备,是不适合列装到军中的,但将它们流入江东,这还是不错的。”
“至少跟江东列装的,还是要压上一头的。”
“好。”
曹昂没有迟疑,点头对贾诩道:“此事就交于老师来办。”
“喏!”
贾诩作揖再拜。
可这一幕,叫阎象、娄圭他们听后,心中却生出各异思绪,这段时日下,襄阳城出现的事太多了,甚至连征东将军府都受到不小影响,而在此等态势下,很多人与事,跟先前比起来都变化不小。
处在这等态势下,不能只单单着眼于事本身,更要对时局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不然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池,这是谁都不愿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