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与热闹下,八月悄然而至。
对襄阳城的人来讲,一切似没有变化,可变化又有很多,于乱世之下,能在安定下有改变,其实是很奢侈的事。
“江东处在如此紧绷下,早晚是要出乱子的。”
征东将军府,正堂。
曹昂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盯着高悬的舆图,“孙伯符也是生不逢时啊,但凡能再年长几岁,早些在江东立稳脚跟,恐就不是今下的处境了。”
“公子所言甚善。”
阎象点点头,在看了眼贾诩、娄圭、袁涣几人,随即说道:“仅是这半年多的光景,孙伯符就遇到数次行刺,甚至是投毒,由此可见江东诸族中,有些对孙伯符的做派,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就江东传回的密报,吴郡、会稽等地频有山越被剿被抚之事,足见孙伯符针对山越之策是见到成效的。”
“可惜用处不大。”
贾诩表情自若,盯着眼前舆图,说道:“山越虽平定一些,但江东内乱未息,诸族势力盘根错节,孙伯符根基看似牢靠了,实则却是危机重重。”
“再者言,盘踞在江东诸郡的山越是有数的,很多只是打着山越的旗号,在险峻之地盘踞罢了。”
“只要江东内乱,不,更准确的来讲,是内耗不停的话,那山越的规模就不会削减,这也是江东诸族立足于世的根本所在。”
曹昂点点头,对贾诩的观点是认可的。
在曹昂看来,山越就是少数民族,不可否认,生长在恶劣环境下,他们普遍是比较悍勇的。
因为弱者已经被环境给淘汰了。
可实际上呢,盘踞在江东诸郡险要之地,有很多其实是汉民,这部分群体的组成是很复杂的。
有穷凶极恶之辈。
有破产的自耕农。
有逃窜的佃户。
有……
除了上述这些群体外,据渗透到江东的暗桩所探,在山越各部之间,还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
他们与一些家族是有千丝万缕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