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尤其是处在一定位置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人,盘根错节的关系找上来,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在所难免的遇到抉择。
曹昂太清楚这些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坚守原则,遵循本心的。
这是违背人性的。
故而在很多时候,是要有所取舍的。
能做到相对好,就已是不容易的了。
在曹昂麾下驱使的文武,武将这块儿还好点,受驻防制度的影响,跟外界接触的相对少一些。
加之曹氏与袁氏相争,到了最关紧的时刻,曹昂麾下的一众武将,别管位置高低,一个个都是铆足一股劲儿,狠抓麾下操练、演训、比武的。
毕竟一旦在北的角逐分出胜负,那么在南的他们,就要听从曹昂的号令,对盘踞江东的孙策展开攻势了。
这点,很多武将看的很透彻。
曹昂所领征东将军,意味着什么。
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解决掉以孙策为首的割据势力,是征东将军府必然会做的事情。
如果不能赶在此势下,在战场上立下战功,那么就会被同僚甩开,一旦曹昂携胜返回中枢核心,则这一差距会越来越大。
在一统天下之势,降临到曹氏麾下时,赶不上较大规模的战役战事,就意味着你要落后别人很多。
毕竟在曹操曹昂父子俩这边,都是以军功来论一切的,立有军功,对于赏赐晋升是从不吝啬的,与之相反,就是在一旁眼巴巴看着,在曹军内部,可不存在什么资历决定一切的说法。
武将这边是此等态势,文官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不管是在襄阳为官,亦或是在地方任职的,在各自位置上,去做具体事宜时,在所难免的会与很多人接触。
而这接触之下,有很多是揣着想法与算计的。
尤其是曹昂发起并推动的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扩、调整、完善……这使得太多的利益被触碰,随之而来的就是洗牌与重组。
这里面的门道深了去了。
“一个个真是够不容易的。”
曹昂言语间透着感慨,看着亲军校尉部汇总的公函,“为了一些利,真可谓手段是不用其极,也真是够难为他们的了,呵呵…”
只是这笑,却带有几分嘲弄。
垂手而立的祝公道听后,表明没有任何变化,可心里却生出复杂思绪。
自许都来使,益州各方同期进抵襄阳,作为曹氏在南的核心所在,就像是沸腾了一般,不知有多少群体,在这之下做着各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