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公子想通过无当飞军,以吸纳诸蛮青壮,继而迁移这批青壮家眷,到更适合生聚之处,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只要这些蛮族青壮,在对应的产业内,真的赚到对应钱财,那么有了恒产,一个个比之过去要更易驯服。”
“只是由此一来,荆南治下的粮食供应,就成了一大难题啊。”曹昂听出,讲出自己心中所想。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道:“公子不必过于忧心,孔明在洞庭等地谋划造船新产,其实不难看出,这是想通过水路运输,解决粮食调配之困。”
“鲁子敬作为荆南都督,如果真的想支持孔明的话,那他就会想到加大对荆南诸江河水系的力度。”
“再者言,孔明既已想到在荆南兴工,又如何会忽略在荆南划分的军屯,恐在他的心底已对荆南军屯有了新的想法,如此循环相生下,荆南自可渐趋安稳。”
此策如果真能成,荆南未来可期!!
曹昂心中暗道。
曹昂想到诸葛亮会给自己惊喜,但却没有想到会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这等于是在此前既定诸策众规下,以军工、船舶、军屯、军屯学诸事为全新驱动,在台面下延伸出一条条触角,继而刺激与影响荆豫徐扬四州发展。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联动效应!
曹昂之所以选择支持此事,一个是此等方略是诸葛亮所提,一个是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有鲁肃、蒋琬、郭攸之、邓芝、李严、步骘、杨颙、杜袭、赵俨、韩暨等一批才俊在
他们各展所长,关键是都很年轻,但凡能领悟到诸葛亮所谋深意,那么他们肯定是会有所动的。
因为这不止是简单配合诸葛亮那样简单,这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同样是实打实的政绩。
只要彼此信任默契,必定能将这一方略付诸实践,继而带动各地区域发展,稳固根基!!
曹昂深知,信任与默契是成就大事的基石。
不过想叫在地方的才俊,一个个都能选择跟随诸葛亮脚步来动,他必须要给诸葛亮一个有力支持。
这不能以命令的形式,去要求在各地的才俊,这只会起适得其反之效。
毕竟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性的。
所以曹昂要给予的,就是对诸葛亮的钱粮支持,这个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以确保诸葛亮能顺利推行各项新政,激发各地才俊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真正实现荆豫徐扬四州的协同发展。
“讲完上述种种,就到了最根本的。”
见曹昂久久不言,贾诩继续道:“如果诩猜的没错,等到孔明将这些理顺清楚,就会着手于军工、船舶两处所辖诸坊的秘密增扩。”
“尽管在此之前,军器局、船舶司一直注重保密,但是在这前后,两处皆与各地商会保持采买状态,这使一些地址是处于半公开下的,只是因为利益的缘故,牵扯其中的群体没有对外暴露这些。”
“这始终是一个隐患。”
“而如果能在上述诸产大规模兴建下,则将采买状态转移到这些产业下,则秘密筹建起的那些工坊,只要能协调好原料供应及转运,不叫这些商会再参与其中,则很多事都能防范于未然。”
曹昂点头深以为然。
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将上述隐患逐一排除,不仅能够确保军工、船舶两大产业的稳步发展,还能进一步巩固内部稳定,为未来的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这也就是诸葛亮。
但凡是换任何一人来,曹昂都不会给予此等信任与支持的,因为这件事想要办成,不是朝夕间就可以见到成效的。
如果最终办砸了,这浪费的不止是钱粮,更是曹氏的潜力与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