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青州久经战乱侵袭,这使得诸族的戒备很强,特别是不少地方,一些士族豪强还在各自土地上修筑坞堡。
如果不能叫他们知晓曹军厉害,那么在今后的实际控制下,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与状况,袁谭能遇到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就不会遇到?
要知道在当初啊,曹操是率部征伐过青州的,虽说征伐的是青州黄巾军吧,可在这期间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曹操割据一方打拼与发展的初期,面临的处境太过艰难了,以至于有些事情啊,曹操明知道不好也必须要做。
不做的话,那麾下就无法凝聚起来。
可是做了,就会造成对应的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有时间线上,曹操在率部夺取徐州等地后,因为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很多地方得知消息就反叛了。
曹昂正是清楚这些,所以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弥补这些缺陷与短板,以此避免这些事情发生。
而除了这些外,夏侯惇还揣摩到一点,他这个侄子恐是想等青州打下来后,叫他率部在此坐镇。
从徐州刺史迁为青州刺史。
其实对于此事,夏侯惇没有多想别的,甚至在夏侯惇的内心深处,也是希望能从徐州离开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州一旦从袁绍手中夺取过来,徐州就成了曹氏腹地所在,他夏侯惇留在徐州的意义就不大了。
再一个让他一直在曹昂麾下做事,哪怕是名义上的,夏侯惇的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的。
毕竟是长辈,哪儿能一直在后辈麾下待着?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夏侯惇看出曹昂节制四州之地,是有一整套想法与新策的,而他待在徐州治下坐镇,其实是影响到整体部署与推进的。
与其这样,倒不如来青州这边。
曹昂在荆豫徐扬四州之地,做什么,不做什么,那完全就不用考虑他的感受,而他在青州这边呢,既能为曹操分忧,阻挡住袁绍的兵锋,还能为徐州构建起屏障,以为曹昂解决后顾之忧,夏侯惇更希望自己能起到这种成效!!
这正是夏侯惇的脾性。
也恰恰是这种脾性,使得曹操对夏侯惇的安排,就是叫其到一处镇守,过程怎样他不过多插手,他只要结果。
而夏侯惇呢,也喜欢这种安排。
做好了,该怎样怎样。
做不好,该严惩严惩。
曹操都是这样对夏侯惇的,那曹昂能怎么办呢,肯定是想叫夏侯惇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啊。
不过想让夏侯惇来青州坐镇,那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直截了当的挑明,说徐州不需要你了,你去青州吧。
这话,曹昂要敢讲出来,别说夏侯惇怎样想,曹操得知了,会拿着剑去追曹昂砍的,丁氏来了都不好使。
这不是破坏内部团结吗?
这叫其他文武知晓了怎样想?
这种蠢事,曹昂可不会做。
所以曹昂要寻求好的契机才行,而在等待这一合适契机下,曹昂还要给夏侯惇谋划些文武才行。
臧霸他们是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