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曹昂的询问,阎象言简意赅道。
其他人虽没有说话,但他们的表情,已表明他们内心所想。
“是吧。”
曹昂伸手道:“那诸君想过一点没,到那个时候,前线战事焦灼下,需要昂离开荆州驰援,别管是直赴前线,亦或是奔赴青州,或赶赴河内等地,荆州这摊子,扬州这摊子,该交由谁来坐镇?”
曹昂的话,叫一些人表情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什么要打荆南?”
曹昂没有理会这些,语气铿锵道:“说的更直白点,是为了避免昂离开荆州后,有人想趁此机会,以荆南作为跳板,继而搅乱我荆北安稳。”
“荆北荆南,只有皆安稳了,那才不会出岔子。”
“昂待在襄阳城坐镇,跟不待在襄阳城坐镇,那将会面临的境遇必将不同,这点诸君应该没意见吧?”
阎象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的表情,已经表明他们心中所想。
平日里,曹昂在襄阳或许不显现,但曹昂不在襄阳城,这很多事就是不一样,这就是主心骨的作用。
“打荆南,是有不小的损失,关键是这个损失还没有必要。”
曹昂向前探探身,“但是这账不能这样算,一旦说昂要离开荆州,需要有人顶上时,却发现没有人能顶上,那诸君觉得昂领兵在外能安心吗?”
曹昂的这番话,就体现出大将的作用。
在非战时阶段,或许不需要大将出面,可一旦在战时阶段,任何人都要靠边站,唯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现在在曹昂麾下,只有一个人能起到这作用,那就是乐进,此人的资历,能力,战绩,是让所有人都信服的。
但只有乐进,这根本满足不了曹昂的需求啊。
真的到曹昂出动时,曹昂麾下能不调些猛将悍将?能不调些大将坐镇?靠曹昂一人,这仗能打好?
真要能,那曹昂就太厉害了。
可问题是不能啊。
“于文则的能力,诸君都是有目共睹的。”曹昂继续道:“叫其领着大军征伐荆南,昂不觉得荆南一战会打多久,还有黄汉升、文仲业他们领兵同行,这仗要打太久,都不用昂说什么,他们都会羞愧不如的。”
“至于说肆虐荆南的诸蛮,荆南大势只要被我军掌控,剩下的,不就是逐步进剿,逐步安置嘛,这对我军而言很难吗?”
“还有,昂之所以要打荆南,还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江东方面,一个是交州方面,趁着现在局势还算明朗,我军主动出击拿下荆南,总好过他们都安稳下来,到时联手阻挠我军夺取荆南要好。”
曹昂比谁都知孙策的野心有多大。
一个江东,是满足不了孙策的胃口。
尤其是曹昂做了一些事,避免孙策被刺杀,继而想使孙策不断消耗江东诸族,为后续夺占江东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