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袁术死了,曹操却起来了,搁在谁身上,得知这种形势上的改变,这心里能够接受?
根本就接受不了!
袁绍阴沉着脸坐于主位,看着堂内所聚许攸,逢纪,荀谌,郭图,辛评,辛毗,审配,田丰,沮授,沮宗,张景明,崔琰,杨林,令狐邵,应劭,徐勋等一众谋臣不言,眉头跟着紧蹙起来。
别看袁绍覆灭了公孙瓒所部,真正将河北诸州一统,但是在今下的袁绍麾下,却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
即内耗。
作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出身,袁绍的发家史还算安稳,在讨董之战结束后,取代韩馥夺取冀州,这让麾下势力开始膨胀,而在一路的南征北战下,袁绍麾下不仅凝聚了大批袁氏的门生故吏,还凝聚了诸州各郡的才俊。
攻灭公孙瓒所部,对于今下的袁绍而言,可谓是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毕竟河北诸地再无强敌,周边异族不是臣服于袁绍,就是忌惮于袁绍,整个北方,除了势力膨胀的曹操外,根本就没有谁能威胁到袁绍。
但是吧。
在继承者这件事上,袁绍的态度,使得麾下这帮文武,在所难免的出现了站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明争暗斗愈发激烈。
可是呢,袁绍却看不到这些。
或者更准确的说法,不是袁绍看不到,而是袁绍根本就没在意,为何?
袁绍还正值壮年啊!!
对于雄踞河北诸州的袁绍而言,他为何要在意这些?
在这乱世之下,他这个年纪,还正是能打的年纪。
即便今下不能取代汉室,成为这天下的主宰,但是等他打败了曹操呢?
谁还敢反对?!
这就是袁绍今下的念头。
当然想打败曹操,还有一个念头,是袁绍从没有对外讲过的,那就是他接受不了,曾经一直追随在他身后的曹操,有朝一日居然跑到他前面去了,这是内心极度骄傲的袁绍,所断不能接受的。
“某决意挑选精兵十万,聚拢战马,准备南攻许都,攻灭曹操!!”此等态势下,袁绍的一番话,却令堂内气氛陡然变化。
别的不说。
单单是许攸,逢纪,荀谌,郭图,辛评,辛毗,审配,田丰,沮授,沮宗,张景明,崔琰,杨林,令狐邵,应劭,徐勋等一众谋臣,在听到袁绍所讲之言,无不是流露出各异的神色。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对于今日齐聚大将军府,或多或少都能猜到袁绍的想法,但是这件事关系重大,这就不能轻易发表言论了。
虽说负隅顽抗的公孙瓒所部被攻灭,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为了解决掉公孙瓒,在袁绍麾下也蒙受不少损失。
“当初迎奉天子,错非是曹阿瞒从中作梗,今下天子应在我冀州治下才是。”看着表情各异的众人,袁绍冷哼一声道。
“曹阿瞒乃是阉宦之后,有何德何能迎奉天子,又何以能就任司空,怎奈当初曹阿瞒与公孙瓒狼狈为奸,使公孙瓒在幽州之地袭扰我军,致使我军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暂缓迎奉天子之事。”
袁绍的话,叫堂内众人表情各有变化。
此刻的袁绍,为了起兵攻打曹操,可谓是将自己先前的一些表现,全都给摘得干干净净,在迎奉天子这件事上,最初不是没有人劝过袁绍,毕竟在乱世纷争下,固然天子势弱,但是大义在身,如果能将天子迎奉回来,那就等于掌握了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