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吕布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九江展开袭扰的话,恐接下来对我军极其不利,毕竟庐江这边还有不少事要做,某就在想,是否趁此机会先行收回历阳、阜陵等地,以增强九江东部纵深,毕竟刘备在此前夺占了东城、堂邑两地。”
“不可。”
丁斐忙道:“如若真是这样,那刘备定会猜到什么,依着斐之见,今下我军不动方为最佳。”
嗯?
李整不由生疑。
在曹昂领兵离开九江没多久,围绕淮陵、广陵一带的风波就起了,不满江东鼠辈窃据徐州之地的吕布,领兵对淮陵一带发动攻势,为此江东兵与之对战,而在此等态势下,一直按兵不动的刘备也参与其中了。
三方在这片区域展开混战,使得九江沿线戒严,期间有一批批流民逃离淮陵、广陵一带朝九江云聚。
乱世纷争下,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在三方势力如此境遇下,李整、丁斐他们明确各项事宜外,还加强对毗邻之地驻防,确保战乱不会引到九江境。
然在此等态势下,徐州治下却出现问题,这导致吕布领军归徐,而留张辽统领几部在此斡旋。
徐州出现状况,江东也好不到哪儿去。
本领军待在江北的孙策,不知何时就离开了江北,而孙策离开,但却对周瑜委以重任,以此人来统辖各部。
事后李整、丁斐他们才通过各方打探知晓,徐州、江东都出现了叛乱,尤其是以江东方面最厉害。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长江南北的局势就是乱。
“在今下的江淮一带,除了我军以外,势力最强的要属江东。”在李整的注视下,丁斐表情严肃道。
“固然吕布麾下兵强马壮,可他对徐州而言终究是外来,其想确保徐州不丢,必须要驱使麾下主力震慑才行。”
“公子叫我等知晓伐荆一役,是想叫我等做到心中有数,但却不能受伐荆影响,就更改在此的策略。”
“那依着文侯公之见,我军就按兵不动?”
李整听后,皱眉讲出心中所疑,“可某这心底多少有些担忧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府君无需忧愁。”
丁斐微微一笑道:“在此之前,某已派人秘密渡江,与此同时,在庐江的杜袭也得乐府君默许,筛选一批人秘密渡江。”
“孙策固然纵兵夺占江东多地不假,然在江东治下,尤其是丹阳、豫章等地仍有大批不服富春孙氏者。”
“今下的江南一带骚乱不断,孙策麾下主力被牵制于丹阳、豫章等地,故而在江北的江东兵虽强,但却没有后援策应。”
“文侯公的意思,是我军按兵不动,其实是给刘备创造机会?”李整想到了什么,双眸微张的对丁斐道。
“可以这样讲。”
丁斐点头道:“公子对我等讲的,是确保九江不失,做好庐江的屏障,在此之际要治理好九江,确保我军在此根基浑厚。”
“公子还说宁叫淮陵、广陵等地叫刘备占了,或叫吕布占了,也断不能叫江东方面长期把持。”
“而今这种格局下,张辽固然很强,可其终究要受吕布影响,但刘备就不同了,此人比谁都迫切想夺占安身立命之地。”
李整点点头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