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不是都喜欢排外吗?
好啊!
那老子就通过对外战事,叫这种思潮无法持续,在更大的利益面前,谁要是敢做出影响此利之事者,那就休怪我翻脸无情了。
想要打破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曹昂要在自己麾下节制四郡,更深层次的贯彻异地为官的制度,与此同时,他还要确保地方有司的权势,能够压住各自治下的诸族,而不是说有任何事都有商有量的来。
特别是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就更不能如此了。
曹昂要做的事,如果是在承平时期,想要做出成效很难,但好在,曹昂是处在乱世纷争下,这就使得一些事能用特殊手段去做。
乱世下,兵强马壮者为雄!!
“某的意思是将各部麾下骑卒撒出去。”李典讲出心中所想,“沿着比、淯、均等诸水展开袭扰,就用公子过去在南阳,在汝南进剿郡贼、叛逆势力的战法,叫以上诸地暂无法安定下来。”
“如此在文聘他们眼里,我等就成了贼!”
“一旦在此期间,文聘等将派遣麾下将士,以进剿袭扰各地的骑卒,那育阳、均县两地就可根据形势展开攻势了。”
“在这过程中,包括某所统本部在内,都要听从育阳方面的调遣,因为在三地中,唯有此地是处在核心下。”
“只要我军与荆州方面接壤之地乱起来,那才算真正落实了镇南将军府的军令,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公子的满意。”
李典想讲的很明确,那就是明确以于禁为主导,针对于这场突发战况,继而展开对应的攻势才行。
于禁有些唏嘘的看向李典。
这也是他想的。
但这样的设想,他直接讲出,跟别人代替他讲出,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的确。
在过去,曹昂是明确了三方联合,也点明要以他于禁为主,但那是在非战时下,可今下真到了战时下,且在此之前的讨袁之战中,不少将校都立下大功,这难保其中不会有人有想法啊。
“行,就按汝所讲的那样。”
在于禁感慨之际,甘宁语气铿锵道:“此战我等不可意气用事,某知晓此战的重要,此战必须要打好才行。”
听到甘宁所讲,李典在心里暗松口气。
他们同在前线,对彼此间的脾性是了解的,对甘宁这个人,李典没有别的想法,唯独那个脾气,让李典总是觉得担心。
他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怕真打起来了,甘宁收不住了。
这样极有可能影响到自家公子的决断。
而李典不知的,是这次颁布的军令中,曹昂之所以没有再度强调以于禁为主,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是否忘了此事。
待到伐荆之战,真取得对应成效,针对于荆北、荆南这些地方,曹昂是有不同安排的,内部治理归内部治理,但对内,对外的驻防与震慑,也要有精确的安排才行,曹昂可不希望麾下出现因为抢功,就发生什么对立,甚至是火拼!
真要是那样的话,曹昂先前所做种种,全都白费了。
……
曹军与荆州在南阳接壤之地,出现的对峙与摩擦,跟曹昂预想的时间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