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后还如何扛起重担!?
“汝在南阳聚民兴屯,建城兴工,修路架桥,整饬水利,编练新卒,建会重商,对,还筹建卧龙书院,做这么多的事情,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你这竖子不明白?”
解决了唯才是举令的问题,曹操又提及新的问题。
“是,某来南阳知晓你派遣各部,清剿肆虐南阳的大小宗贼,缴获了不少钱粮,查抄众多土地,可你不会真觉得,靠这些急财,就能把想做的事都做好吧?”
“汝想过没有,等南阳太守府的钱粮拨完了,耗光了,被你挑动起来的那些人,会怎样想吗?”
曹昂坦然道:“现在赞许的有多厉害,今后咒骂的就有多狠。”
“这道理你既然明白,为何还如此冒进?”
曹操板着脸道:“难不成在你的心里,觉得这些事做到最后,真遇到麻烦事,为父就一定会帮你?”
“实话告诉你,为父没那么多钱财给你!”
老登,关心你就大方讲出来呗,非要这样。
见曹操这样,曹昂很想笑。
明明心里很在意他。
“其实父亲无需担心这些。”
想到这里,曹昂微微一笑道:“孩儿已经想好万全之策了。”
“什么万全之策?”
曹操眉头微挑道,他还真有些好奇,曹昂想的应对之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孩儿做的这些,出现钱粮短缺是必然,毕竟做的事太多了。”
曹昂如实道:“但钱的来源,孩儿早就想好了,收税,除了田赋、口赋以外,孩儿准备收商税,就孩儿先前撒出去的钱,势必会让很多人愿意兴工,而他们产出的货物,势必要卖出去吧。”
“你是说南阳商会?”
曹操立时想到了什么。
“没错。”
曹昂点头道:“大宗货物征税,这是商税的重要来源,此外各地的城门税,亦是商税的补充。”
“那粮呢?”
曹操皱眉道:“仅靠兴屯,想满足聚拢的新卒,屯驻的精锐,还有各地兴屯的流民,这绝对满足不了。”
“大宗采买啊。”
曹昂道:“南阳诸族的土地,每年产粮就不少,更别提荆北诸郡产粮也不少,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你当刘表是傻子吗?”
曹操嗤笑道。
“那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