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开门招收弟子首日,可谓营地盛举。
自此以后,作为破晓营地学术巅峰代表地,稷下学宫将作为万万人梦想进入的地方。
文气聚集点,最终以雕像为准。
孔子雕像只是其中一座。
作为九州历史绝对不能忽视的人物,即使孔子未至,一众儒家学士也自发投票将儒家文气聚集点立为孔子像。
纵横家立了鬼谷子像,墨家立了墨子,道家无论哪个派别也都尊崇老子。
法家虽然只有韩非称子,但他于法家的领先力可没有老子、孔子这样一骑绝尘。
是以,代表法家的雕像,是一座獬豸加上法家人物结合的雕像。
獬豸位于中间,李白羊与李悝位于獬豸前方,前者站立,正手持书卷编纂律法。
后者埋头正在编纂【法经】,竹简铺展。
他们两人,作为破晓营地法家源头。
李白羊者,为此天地破晓营地法家基石,为‘奠基者’。
他的位置无人能够质疑。
而李悝编纂的【法经】,是九州后世无数法家后来者的源头,所以他也在前面,稍落后半步。
獬豸右方,站着韩非、申不害。
獬豸左方,是商鞅与李斯。
这样的雕像布局,是韩非与商鞅商量后定下。
听到李斯要被刻在上面时,商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确实是韩非自己提出的意见。
以李白羊为此世法家‘奠基者’,代表法的诞生。
李悝为法家‘立法者’,代表法典的传立。
商鞅为法家‘实践者’,代表法家的执行力与公正,法必明,令必行!
申不害为法家‘术治者’,代表监督与考核。
韩非为法家‘集大成者’,代表法家系统的智慧。
而李斯,作为‘延续者’,代表统一与贯彻,是他将法治从一国推向天下的巨大规模。
他们,共同组成法家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