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盘扫平六合的大棋,该落子了。”
秦臻迎着嬴政眼中那燃烧着统一火焰的光芒,深深一揖:“虎狼之师已砺其齿爪,大秦战车已膏其轮轴。臣,愿为大王前驱。”
他的话语,如同为即将拉开序幕的宏大战争,敲响了第一声战鼓。
。。。。。。。。。
公元前243年,秦王政四年,九月下旬。
此刻,肃杀之气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咸阳各衙署大门前车马如织、属吏步履如风的景象。
如今,曾被嬴肃集团占据的要害职位,骤然出现大量空缺。
这本是权力更迭中,最易滋生混乱与争抢的时刻。
然而,在嬴政的绝对意志下,一场高效、有序且深具象征意义的衙署重建,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铺展开来。
这短暂的空白,并未带来丝毫混乱或停滞,反而成了新秩序破土而出的契机。
那些之前被嬴肃集团排挤、打压、甚至被迫“自行离去”的外客臣子,并未真正远走。
在嬴政的授意和李斯、陆凡的周密安排下,他们大多在函谷关前便被廷尉府的吏员或嬴政的亲信秘密拦下,并妥善安置于函谷关周边的馆驿或隐秘之所,由专人照料,静待风暴平息。
他们心中虽有疑虑,但那份对秦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牵挂,让他们选择了等待。
如今,清算甫定,一道道王命便飞速下达。
这些饱受委屈却未失忠诚的干吏,重新汇入官署,迅速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位置上。
内史府、少府工官、铁官署、廷尉府各曹……
那些曾被庸碌贪婪之辈占据的案牍旁,再次坐上了熟悉的身影。
他们的回归,本身就是对“逐客”荒谬最有力的回击,也迅速稳住了各大衙署运转的根基。
然而,空缺远不止这些职位。
那些依附嬴肃的宗室蠹虫留下的位置,同样需要填补。
对此,嬴政的处理同样迅疾而精准。
他几乎未假思索,便采纳了左右丞相隗壮与芈启联名呈上的举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