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主力,尤其是那些盘踞在河套核心、依托贺兰山等天险的强悍部落,尚未遭受真正的毁灭性打击。
这些“下马为民,上马为兵”的匈奴人,其韧性远超想象。
李牧虽在平阴重创匈奴主力,但河套本部的力量并未被彻底摧毁,各部族仍有可战之力。
他们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袭扰秦军漫长的粮道和小股部队,以坚韧的游击战术,试图拖垮秦军的锋芒。
秦军虽胜,却也付出了代价。
草原的广阔与匈奴的韧性,让这场征服并非一帆风顺。
推进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桓齮的骑兵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锋芒也稍加收敛,开始配合蒙骜的主力进行拉网式清剿残敌,巩固后方已占区域。
而王贲与阿古达木所率领的两支“拐子马”,一直按兵不动,隐匿在主力视线之外,默默观察着战场态势,等待着最致命的时机。
在秦军主力在贺兰山外围与匈奴几个最强大的部落陷入反复拉锯、厮杀,吸引了几乎所有目光与兵力之际,二人所率领的两支拐子马,终于亮出了致命的獠牙。
王贲与阿古达木在预定的会合点,贺兰山深处一处隐秘的山谷内,悄然碰头。
两人望着山下辽阔的河套草原,杀意凛然。
“都部署好了?”王贲声音冷硬,言简意赅。
阿古达木重重点头,眼中燃烧着复仇与效忠的火焰。
他的部落早已湮灭在匈奴的内斗中,河套这片土地,浸染着他族人的血。
今日,他以秦将的身份归来,为的是彻底抹去仇敌的痕迹,亦是向大秦献上他的忠诚与能力。
“开始吧。。。扫荡。”
下一刻,两支拐子马,自贺兰山东西两侧轰然泻下,以一种远超寻常骑兵的速度与默契,开始对整个河套地区展开了冷酷无情的“大扫荡”。
其酷烈与高效,远超所有人的预料,瞬间震惊了整个战场。
七百五十骑为一队,阵型紧密,冲锋时却又能在瞬息间化为数十个灵活的小组,如梳篦般梳理过一片片牧场、河谷、丘陵地带。
面对匈奴惊慌失措组织起来的抵抗,拐子马根本不屑于分散纠缠,而是直接以雷霆之势迅速碾过。
“锥形阵!凿穿!”王贲的命令短促有力。
“锋矢所指,挡者披靡!碾过去!”阿古达木的吼声在草原上回荡。
回应他们的,是弯刀、长矛、强弓所构成的死亡风暴,瞬间撕开任何试图阻挡的防线。
整个冲锋过程,带着碾压一切的气势。
马蹄踏过,只余一片狼藉。
每每攻克一个部落营地后,拐子马立刻展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
其首要目标并非缠斗,而是摧毁其生存基础。
王贲部擅长攻坚破阵,以雷霆之势粉碎抵抗后,立刻分兵控制要道,随后便点燃所有毡帐、粮垛、草料。
火光浓烟,既是胜利的信号,更是断绝匈奴人卷土重来的希望。
阿古达木则利用其对草原地形的熟悉,分出小队精准围猎试图逃散的牧民,断绝任何情报外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