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来没有多久,叶师兄跟左丘容都赶过来了。
"小师妹,你今天来这么早"叶师兄从隔壁拿了实验器材过来,看到秦苒,有些惊讶。
秦苒收回看对撞机的目光,眼睫垂下,声音挺散漫:"项目有了新方向,来实验室测试一下。"
"粒子对撞机"左丘容没管两人,她目光转向实验器材,语气惊讶,"怎么会在这里"
对撞机要求的金属器材奇缺,全球数量都不多,这种器材只有研究院有,突然出现在物理实验室,别说左丘容,就连叶师兄都挺惊讶的。
"研究院拨给物理实验室的,"廖院士声音依旧平缓,他看了秦苒一眼,"是你们小师妹争取来的资源。"
每年实验室考核,出色的学员都会有奖励。
听廖院士这么一说。
叶师兄顿了顿,然后看向秦苒,"小师妹,你今年物理实验室考核做了什么"
秦苒咳了声,"没什么。"
左丘容站在一边,没有开口。
叶师兄跟秦苒说着话,廖院士伸手扶了下镜框,看向实验室内的三人:"昨天我重新递交了去地下反应堆的申请,预计这两天就会下通知,你们三个准备好。"
听完,左丘容一愣,"廖院士"
叶师兄想了想,他反应过来,手搁在嘴边,压低声音笑,"小师妹,我们这是沾你的光,短短时间内能看到,负责初审的主编按着眉心,"看不到几篇有质量的论文。"
身边的执行编辑去端了两杯咖啡过来,一杯递给了主编,"大多数实验结果看不到什么新意,倒是遣词造句上用了不少功夫。"
这些发表的sci论文的人已经太过于追求形式主义,sci论文评价体系已经掺杂了功利心。
主编跟执行编辑每天都在审稿,大部分论文都是隐蔽的擦边球,完全是为了发表sci论文而写,去年发表的论文又20都未被引用过。
主编接过咖啡,喝了一口,微微颔首,"再看几篇下班吧。"
他伸手打开文件夹内的稿子。
这次的文件标题他很少见——
《压缩聚变型反应堆》
主编看到这个标题,不由按了下眉心,今天他看过不止一次的同类标题,近十年,反应堆一直是热点,但大部分学生的内容不是老生常谈,就是华而不实。
他再度喝了一口咖啡,才往下看下去。
"这摘要……"主编立马把杯放下,伸手按着眉心,连忙往下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