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订阅少于40,
则24小时后正常阅读。
嫣儿啊,
候你半晌了。二叔容仲琨笑容可掬,望了眼她身后。秦姑爷没来
容嫣抿笑,
略带歉意。他昨个回京了。
二叔眉间失望,笑道:他是户部主事,
忙是应该的。听闻侍郎明年致仕,他迁升在即,
疏忽不得,
疏忽不得……说着,将侄女送入正堂。
容嫣给祖母梁氏叩安,
拜过长辈后将贺礼送上。
梁氏拉着孙女的手,目光爱抚,叹道:可想死祖母了。
听了这话,容嫣鼻子有点酸——
父亲容伯瑀是容家长子,
十八岁便进士及第观政都察院,
五年内连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可谓是英杰才俊。然时运不济,
未及而立便遭妒被诬,贬为宛平知县,直至七年后才被平反,提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从三品参政。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
却因抗倭,
夫妻二人死在倭寇刀下,
撇下一双儿女。
这一晃四年了。如今,容嫣只剩这些亲人了……
瞧瞧,瘦了,病还没好祖母抚着她小脸问。
三月前,她着了风寒大病一场,差点没熬过来。
好多了。
容嫣乖巧应,从杨嬷嬷那拿了对玉蝉送给嫂嫂怀里的孩子。二伯母万氏瞥了眼,莹润细腻,果真是好玉,还是秦家家底厚。再瞧人家那装扮,虽素,哪样拿出来不是价值不菲。啧啧,嫁得好啊!
在通州,提起簪缨世家的秦府哪个不知。秦老太爷致仕前任湖广总督授兵部尚书,而老夫人建安郡君则是睿亲王的嫡孙女,论辈分皇帝还要唤她一声堂姑。至于容嫣的夫君秦晏之,才貌双全,二十四岁便将任户部侍郎,国之栋才也。
虽说容家是诗礼人家,祖父在世时也曾任知州,不过比起秦府到底门户低了些。若非容伯瑀和秦家大爷——秦晏之父亲,曾是同窗好友,这秦晋之和也轮不到容家。
有些人,命里就带贵气!